早產兒氧氣吸入,加壓給氧,是什么意思?
增加血氧含量!進而增加大腦及中樞的供血供氧!進一步防治腦缺血缺氧!防止減輕因腦缺血缺氧引起的并發癥!
您好!
氧氣吸入指的是正常的呼吸吸氧的能力,可以自主呼吸。如果早產兒肺部呼吸功能比較弱或者自主呼吸能力較弱,會有危險,就需要加壓給氧,可以使氧氣被動順利的進入早產兒的肺部,以便下一步健康治療。
以上是“早產兒氧氣吸入,加壓給氧,是什么意思?”的回答,希望幫助到您!
三十三周早產兒要進保溫箱多久?
我是32周+5早產的,之前根本不愿意回憶那段經歷,每每想起來心都會揪的疼一次,那無數個想念寶寶們的夜晚和回家之后無數次的擔憂,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
我生的雙胞胎,突然破水的,生下來的時候兩個都3斤差不多,生完誰也沒看到孩子們,直接被新生兒科接走放進保溫箱了,而這一住就是28天,我整個孕期。我們這邊是不允許探視的,每周會安排三次主治醫生出來給你講病情,如果有特殊情況醫生會給你打電話,那時候最害怕的就是醫院來電話,真的被嚇到半死,不敢接。
在那期間老公每天都去送母乳,認識了好多家長,每個孩子情況不同,住院的時間也不同。
有個孩子31+6生的,出生3.6斤,住了兩周出院了。
有一個29+1生的,出生1.9斤,住了3個月平安回家了,很不容易。
我們家,其實醫生在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跟我們說可以準備準備出院,后來又研究了一下說體重太低,怕回來照顧不好,她倆對母乳強化劑過敏,所以體重追趕的特別慢,出院的時候也沒到4斤,回來之后長得快點了,但也沒飛速生長,不過1歲之后就慢慢追上同齡小朋友了。
如果33周出生,孩子沒什么太大問題15-30天差不多能出院,當然住院期間避免感染等其他并發癥,所以,基本也不用太擔心,現在的醫療水平這個周數生的孩子基本是沒問題的,感謝科技進步。
早產兒出院的條件基本是過了三觀就差不多:
1.呼吸
2.感染
3.喂養
也就是生下來先保證呼吸正常,然后無病癥,避免感染,可以喂食到自己吃奶瓶,基本就可以出院了,有的醫院也可能會要求體重達標。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33周的早產兒要住多久的保溫箱?要面臨哪些問題?
對于早產兒來說,34周是一個很關鍵的時間點,因為一般到了34周大多數寶寶的所有器官發育完成了,也就意味著寶寶具備自主呼吸的幾率高很多,如果發育情況很好,沒其他情況,體重夠了5斤一般不用進保溫箱了 。
那么34周前的33周寶寶有可能面臨哪些問題呢?
1.呼吸不好
33周的早產兒極有可能肺部發育不成熟,無法自主呼吸。33周寶寶的肺部的表面活性劑還不足夠多(肺泡與支氣管產生的液體),意味著進入身體的氧氣不夠充分,就會出現新生兒呼吸窘迫癥。
我家寶寶32周出生的曾經也面臨過這個問題,需要借助機器輔助呼吸,打促肺成熟的豬肺磷注射液,這個比較耗錢,大劑量每支在6000-10000不等,每個地區價錢不一樣。
2.吞咽能力差,無法自主吃奶
這個時候的早產兒大多數吞咽能力都是很差點,無法自己吸奶喝,只能插胃管鼻飼,待吞咽能力慢慢好轉了,才慢慢撤掉管子。記得我家寶寶是住了3周多才完全撤掉的。 另外,因為腸胃運動遲鈍排便功能差,有感染的風險。
3.有視網膜病變的風險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風險不低,輕則影響視力,重癥則失明,所以所有的早產兒都需要做眼底篩查。
4.抗體少,容易感染
保護嬰兒身體的抗體主要從孕晚期母體那里獲得,早產兒提前出生,抗體比普通足月兒少,容易更容易感染。
5.其他
早產兒還面臨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心臟功能較弱,心跳出量下降,有引起低血壓和心力衰竭的風險;營養不良,容易貧血等等。
至于要住院多久,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我家寶寶32周出生的 因為有重度窒息的情況在里面,住得比較久,住了40天。
上個月帶寶寶去檢查眼睛,跟一位來做眼底篩查的媽媽聊了起來,她家寶寶是因為媽媽有妊娠高血壓而早產的,出來也有點情況,住了31天。
如果沒有什么情況,體重與身體發育與33周相符或超前發育,一般住個一兩周就能出保溫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