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論文 > 正文內容

農村政策法規作業 調查報告

yyzn_admin1年前 (2021-08-21)法律論文143

某某基層農村民主法制建設調查報告
為了進一步抓好基層農村民主法制建設,開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創建活動,2007年3月至5月,我們組織了司法、派出所、政府辦工作人員組成調查組,先后三次深入到某某鄉某某村進行實地調查,通過采取座談、走訪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該村民主法制建設的基本情況。
一、現狀及特點
××村位于××鄉西北部,地處某某交界處,轄20個村小組,共769戶,總人口3794人,農民收入主要依靠飼養牛、豬、家禽和種植水稻等,2004年度人均純收入為548元。該村地處邊僻,交通閉塞、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較低,法制觀眾淡薄,生活還比較困難。2004年至今一直被列為重點扶貧村。
該村的民主法制建設具有以下特點:
(一)基層政權組織機構健全。該村有村黨總支和村委會,兩委組織都經民主選舉產生,村兩委班子分別由黨總支書記、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各5人組成,班子工作分工明確,團結協作。
(二)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各崗位工作職責等規章制度,設有簡易的村務公開欄,通過該窗口欄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務、財務收支及計劃生育工作等情況。
(三)村干部和群眾在強烈渴望上級給予項目扶貧的同時,更希望能知法懂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會治安狀況好轉,社會穩定、安居樂業。在調查和座談的過程中,從干部和群眾的語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日常生活和生產經常過程中經常吃虧甚至在不知不覺中造成違法犯罪,遇到糾紛不知如何打官司等不懂依法維權的苦處。因此,村民在渴求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識在農村得到普及。
(四)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農副產品價格不斷上升,群眾收入也隨之提高,但是由于該村地處三省五縣交界處,地理位置特殊,外地往來人員較多,加之長期以來很少開展綜合治理工作,社會治安較為混亂,治安、刑事案件時有發生,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村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要求建立一個社會治安群防群治網絡,各村村民小組建立一支巡防隊伍,讓群眾加入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為脫貧致富奔小康營造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民主制度尚未健全,村民自治氛圍沒有形成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該村的村民大會只在每屆村委會換屆時召開一次,村民代表會議也很少召開,村民參政議政、民主決策和議事程序不規范。干群之間缺乏經常性溝通交流,群眾缺乏知情權,同時,民主監督機制不夠完善,村委會雖然建立了村民會議制度,村務公開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村民議事制度等規章制度,但還不夠系統和規范,并且,現有的規章制度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另外,該村無依法治村規劃,《村規民約》中一些規定也流于形式,如《村規民約》規定:村民對自家飼養的牲畜看守不力損害其他農戶莊稼,每損毀一株,賠償人民幣2元,但在實際操作上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村務公開制度不健全、及時,與《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的相差甚遠。
(二)村民法律意識低,法制觀念淡薄,不能依維權
村委會沒有成立普法領導組織,普法工作尚未納入班子的議事日程,無農民普法學校,未建立學法“中心戶”、“培養知法懂法明白人,學法用法新戶主”制度,村民只是單純地通過日常身邊發生的一些案例和電視里播放的節目一知半解地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因此,經常出現因不懂法而發生一些不應發生的事,如該村某小組一姓王農戶家耕牛被盜,其私自調查認為是鄰村的楊某所為,就邀約其親戚朋友將楊某強制押到其家里,非法逼供,控制楊某人身自由并與對方寫下保證書互相承諾,結果造成了違法犯罪事實。又如,安馬小組一農戶在經濟來往中別人賒欠物款時未立依據,至使資金多年無法回收,欲用法律手段解決又因無效有依據,缺乏法律依據,眼看自己的血汗錢難以收回,該農戶心急如焚,欲哭無淚。
三、主要體會
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進一步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對于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和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推進我國民主政治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保證農民當家作主,增強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律素質;提高農村依法治理水平,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三卡村民主法制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今后工作中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完善村級民主法制建設領導機構
(1)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建設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充分發揮作用;(2)把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標,做到與各項工作、項目同時布署、同時規劃、同時實施;(3)鄉黨委、政府領導在各項工作實行掛鉤聯系、責任分工時要把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工作納入其中,做好指導工作;(4)在考核村委會各項工作指標的同時,也要對民主法制建設情況進行考核,督促該項工作的落實。
(二)認真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 要建立《村黨總支議事規則》、《村民議事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兩委干部帶頭學法制度》、《民主評議村干部制度》、《村務公開制度等規章制度》,健全村民委員會,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等自治組織,正確處理相互關系。村委會要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在鄉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工作,廉潔奉公,熱心為村民服務,增強黨的觀念,自覺接受村黨組織的領導和群眾監督,凡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重要事項,尤其是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都要依法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逐步規范村級重大事務民主議事、決策的范圍,程序和方法,保證村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保證村民自治組織的自治作用,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積極推進民主評議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離任審計制度和過失責任追究制度,使村干部切實受到教育和約束。發揮好“民主理財日”“民主議政日”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監督形式的作用。
(三)加強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力度,進一步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 要緊密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和農村改革、穩定,發展的實際,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特別要宣傳黨的關于家庭聯產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政策,宣傳憲法,農業法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宣傳農業生產與流通,稅費改革,家庭婚姻,計劃生育等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動員和組織干部群眾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通過各種有效途徑,著重培養權利義務一致的法治觀念,增強農村干部群眾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法制宣傳教育要與公民道德教育相結合,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納要》,使二者互為促進,提高干部群眾法制道德水平。
(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村治保會、調解委員會作用,加強矛盾糾紛調處,積極疏導民事糾紛,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堅決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一般事情不出村,化解不穩定因素。建立健全社會治安整體聯動防范體系,加強社會治安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安全防范意識,以村委會為中心,設立社會治安聯防中隊,各村小組相應成立治安巡防隊,形成一支由村、組、戶聯防互防的打、防、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農民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

分享給朋友:

相關文章

午夜福利小电影